撰文:陳柏榕|實青 小樹醫師    圖片:小樹醫師 

 

記得去年七月,我和護理師曾至桃園某食品加工廠訪視,因為正值疫情高峰,原本讓員工自己打菜的餐檯,已經收拾得乾乾淨淨,只留下兩個大型的保麗龍箱。團膳阿姨說:「現在自助餐不方便、感染風險又高,所以我們建議老闆改成便當,避免同仁在餐檯近距離接觸。這兩箱,就是我們每天直接從中央廚房配送過來的便當,一箱給外勞、一箱給台灣勞工。」

 

聽阿姨這麼說,我立刻想起六月苗栗科學園區才發生的「移工便當事件」,有點擔心是否這裡也發生待遇不平等的情形,連忙請阿姨從兩個保麗龍箱中各拿一個便當,打開讓我們看看菜色是否均衡健康。沒想到,阿姨很大方,還微笑著要我們猜猜看,哪一個是要給移工的便當。
 

 

多元化的移工團膳

依據勞動部統計資料,截至2022年3月,在台之產業與社服移工人數為659,382人,其中以印尼籍最多,其次依序為越南、菲律賓與泰國,分佈地則以桃園、新北和台中位居前三。大家一定有印象,每到假日,桃園後火車站、或是有「小西門町」之稱的中壢中平商圈,都能看到為數眾多的移工逛街購物,享受家鄉美食。另外,還有中和的華新緬甸街、台中的東協廣場,也因為移工數量增加以及新南向政策,令城鎮風景持續改變。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,莫過於小吃店誘人的香料味,還有雜貨店琳瑯滿目的零嘴牆。畢竟,嗅覺和味覺,是喚醒記憶的重要途徑,而「飲食」則是通往文化核心的重要途徑。

 

不單只是一頓飯

然而,移工在台灣工作的每日餐飲,仍是雇主提供的團膳,如果雇主不了解移工的飲食文化,很有可能因為誤用「推己及人」之理,而提供各種台灣在地口味,移工不但吃不習慣,減少食慾、影響健康,進而降低產能,更有可能不小心觸犯移工的宗教禁忌。其實,勞動部針對移工團膳,也特別於法規中要求雇主,應尊重外國人意願及宗教禁忌,甚至聘僱移工在三十人以上者,進一步要求雇主與外國人共組伙食委員會,共同協定團膳內容。這些都證明了移工團膳的重要性。雖然一般公司行號可能無法像長宏人力集團一樣,直接聘僱外籍廚師,替移工煮出家鄉味,但至少可以多了解各國移工的飲食習慣與文化背景。

 

外籍勞工の地道美食巡禮

了解一個文化最快的方法,便是從地道美食入手。味覺是舉世共通的國際語言,外勞們身在異鄉打拼,往往一道平凡的家常菜,便能架起台灣與故鄉間的橋樑。以下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越、泰、菲、印四國的在地風味吧!

 

越南

蔬菜比例高,且料理方式習慣保存蔬菜原味,口味較重酸、甜,特點是清淡不油膩。代表餐點有生牛肉河粉。

 

印尼

多為回教信徒,不吃豬肉。口味偏辣、甜,喜歡添加香料。代表餐點有加多加多(印尼沙拉)。

 

泰國

米食為主,口味重酸、辣。代表餐點有冬陰功(酸辣海鮮湯)、香葉打拋豬肉飯及各式清涼特飲。

 

菲律賓

傳統料理口味偏鹹,代表餐點有燉豬血。現在則較偏重西化速食,如漢堡、炸雞與薯條等美式油膩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