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吳子銳 諮商心理師  圖:《咒》電影海報

 

民俗信仰上,農曆七月俗稱鬼月,人們會在月初、月中與月底進行一些祭祀活動,並且在這一整個月中,有著比平常更多的習俗與禁忌,像是常聽到阿公阿嬤耳提面命說,這個月出入要多注意、不可以玩水、不要任意進出宮廟、晚上不要在外面逗留等等。今期我們從心理學與普世科學的角度出發,試著帶大家了解一些鬼月的習俗,並嘗試給予一些可能的解釋。

 

1.鬼月玩水先不要,當心河海抓交替

最常聽長輩們提到的鬼月禁忌,就是千萬不要去玩水。在民俗上的說法,認為水是靈界與現世的交界,有一些好兄弟便會趁人戲水不備時「抓交替」,讓人在水中發生意外,以換取自己的離開。

 

當我們稍微抽離民俗信仰的視角,鬼月的時節通常落在國曆七八月份,亦為莘莘學子最愛也最活躍的暑假,在過往文藝休閒育樂尚未如今日般多元的背景下,戲水或許是這段時間最受人歡迎也最迷人的戶外活動。或許到今日仍然是暑期活動的首選,特別是一眾好友死黨同行出遊,放鬆又興奮的氛圍下,更容易疏忽對戲水風險的評估,像是未挑選安全的水域遊玩、沒有做好熱身而導致抽筋,以及因過度自信或從眾而做出超過自身能力所及的危險行為等,都是常見的安全隱患,也帶來實質性的生命威脅。

 

2.夜遊晚歸要不得,切記不要吹口哨

從民俗的理解來說,夜間屬於陰魂較活躍的時段,一些人煙稀少的山區、海邊等,也因為樹多人少而陰氣較重,較容易被好兄弟「看上」;而要避免在鬼月的晚上吹口哨,是因為口哨的聲音或頻率會吸引鬼魂。

 

自古人類對黑暗就有著莫名的恐懼,許多的傳說和童話也加深了我們對黑暗的未知與想像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當我們走在漆黑的小路時,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自動激發我們腦海中,那些與害怕和恐懼有關的情緒記憶,再加上對鬼月的忌諱與擔憂,人們很自然的就將這些情緒、想像和鬼怪連結在一起,若是剛好再有個身心狀態上的改變(重感冒、說夢話、小車禍等),就更會形成一種自己對自己施加的心理暗示。

 

當這種暗示形成時,你的大腦與注意力便會自動蒐集更多的線索來證明這種暗示的存在,這個狀態被稱作思考與認知偏誤中的肯證偏誤(註1),此時你便已無法相對客觀地看待事物,轉而都以民俗和鬼怪的視角來解釋發生的事情,也造成了信者恆信、信者更信的現象。

 

3.不從背後叫人全名,也不要拍肩膀

最後一個鬼月的忌諱,就是不要在背後突然叫人全名或拍肩。民俗角度的看法是,一個人的全名像是一個通行的密碼,當擁有這個密碼後,鬼魂便能夠進到你的身體或意念中,讓你被附身或中邪;而另有一說則是提及人的頭頂與兩側肩膀各有一把火,人的狀態好或氣勢旺的時候火也較旺,鬼怪不易靠近,但當被人從身後拍肩或喊名,一旦回頭應聲便會讓一把火熄滅,好兄弟就能藉此機會上身或對你惡作劇,造成不必要的困擾。

 

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可能都有被人大喊名字,或突然從視線死角衝出驚嚇的經驗,但隨著年歲漸長,這些被視為幼稚或不恰當的行為越來越少出現,我們也對這些驚嚇少了一些提防。如今在路上被突然喊出名字或拍肩時,這種不熟悉的驚愕所帶來的反差衝擊,反倒大於兒時慣於被惡作劇時的習以為常。並且延續前述談到鬼月氛圍的暗示性與情緒經驗的連結,當我們突然聽到自己的全名,或是從背後被人拍肩時,除了原本就帶有的驚嚇屬性,加上了一層民俗忌諱的擔憂後,更強化了我們一種受冒犯的心情。

 

還有一個關於被叫名字會感到心慌的解釋,則是連結到我們的童年經驗,聽到家長或老師口中喊出自己的全名時,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。雖然我們長大後已經不會被這樣對待,但當時那種內心無助與害怕的感受,卻被保留了下來,成為一種反射性的情緒記憶。

 

古人遺留下的避險機制?

在我們的文化中,有些習俗或傳統,一方面是來源於古人對天地萬物的敬畏和崇敬,另一方面也是古人試著對未知的事件給予某種解釋,並透過對這些解釋的相信與遵從,來安放當中的恐懼和不安,進而讓我們能生活在普遍性的安心和平靜當中,也透過這些習俗的教導和警示,讓我們能避開潛在的危險,實質上也保障了我們的安全。
 

當心理學遇上中元節

今次透過簡單的分享,讓大家能夠對傳統習俗有不同的反思,也看見當中具有關懷性與教育性的一面,讓信仰能信而不迷,帶出更多善的循環。